中国页岩气的分布与储量?
1、中国的页岩气发育区可划分为与板块大致对应的四大区域,即南方地区、中东部地区、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,这些区域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。
2、总体储量:中国的页岩气总探明储量已经突破了2万亿立方米的大关,显示出中国页岩气资源的丰富性。地区分布:川南地区是中国页岩气资源的主要富集地,其页岩气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9万亿立方米。这一地区的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稳定,厚度大,质量优良,潜在资源量估计约为6万亿立方米。
3、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到28万亿立方米。这一储量显示出中国页岩气资源的丰富性,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。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广泛分布于多个地区,主要包括:四川盆地:该地区是中国页岩气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,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。塔里木盆地:同样是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地区,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国页岩气研究历程
中国的页岩气研究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,取得了显著的进展,具体历程如下:初步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:中国开始了对页岩气的初步探索。当时,国内对页岩气的认识非常有限,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方面。
到3月12日,我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历年累计投产井数已达到1006口,累产气量超过340亿立方米。 川南页岩气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天然气的新增长极。 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历程: 我国石油自2006年开始寻觅并研究页岩气富集区。 2010年钻成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。 2011年钻获我国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井宁201—H1井。
中国页岩气地质研究进展的目录如下:全球天然气工业发展概览与展望 全球天然气工业的变革趋势。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对能源市场的影响。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与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页岩气革命的发展历程。各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投入与技术研究。当前全球页岩气开发的规模化生产阶段。
目前,我国在页岩气开采技术上已实现了重大突破,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开采配套工程技术,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不仅大幅降低开采成本,而且使施工质量和勘探成功率成倍提高。而在开采设备上,《页岩气产业政策》中有提到对进口设备免征关税,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采成本的降低。
中国为什么不开发页岩气
1、②第二个特点是丰度差。通俗点来讲就是,我国的页岩气井产气量低,同样是打一口气井,在美国能够产2年气,在中国可能只产10个月。③第三个特点是地质结构复杂多样。
2、中国不采页岩油是因为中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等西部山区,断层褶皱多,开采难度很大,产量较小,成本高,所以页岩气开采在中国发展较慢。中国的页岩油气田与常规的油气田一样,大多属于陆相沉积埋藏比较深丰度比较低开采难度大效率差的特点。
3、中国页岩油气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等西部山区,断层褶皱多,开采难度很大,产量较小,成本高,所以页岩油气开采在我国发展较慢。
4、中国对于页岩油的开采持谨慎态度,主要鉴于以下几个原因。首先,中国的页岩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横断山等西部山脉地区,这些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,断层和褶皱众多,导致开采难度大,产量相对较低,并且开采成本较高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中国的页岩气开发进展相对缓慢。
5、配套设施不完善:页岩气开采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,如输气管道、储气设施等。中国在页岩气开采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开采进度和效益。
中国为什么难以复制美国的页岩气战略
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开采进度和效益。综上所述,中国难以复制美国的页岩气战略主要是由于页岩气储备条件差异、开采技术差距、经验积累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中国页岩油地质储量7643亿立方米,成为仅次于美国、加拿大后的第三大页岩油国。但是中国的开采难度要远远高于上述两国。目前页岩气、页岩油的开采技术都掌握在美国,美国目前开采成本一桶50美元左右,与市面上的原油价格相近。
我国现阶段石油的进口依赖度已经达到 60%,发电也主要靠煤炭,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这几年也愈发严重,经济又要发展,可想而知对天然气这种相对清洁的能源的需求有多大。几年前中石油中石化一股脑上煤层气、页岩气,可是美国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在中国复制。
投资者若想买入中国石油的股票,应该根据市场行情,结合公司的财务报表、经营状况、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发展动态等信息,待行情形成底部后,再进行买进操作。 中石油股票现在能买吗 目前是很一般的。
页岩气“工厂化”作业平台等10多项国内第一,形成了页岩气资源评价、区块优选、快速钻进、长水平段固井、分段压裂、压裂液回收再利用技术系列,积累了以“井位部署平台化、钻井压裂工厂化、采输设备橇装化、工程服务市场化、组织管理一体化”为核心的降本增效经验,对我国规模效益开发页岩气资源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地震属于地质活动,还有火山、滑坡、泥石流等。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地壳破裂错位导致的。地球内部都是些熔熔物质,他们平常都比较稳定,当内部压力过大,出现不稳定时,就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。
四川发现了3878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储量,具体是怎么发现的呢?
页岩气储量的发现是通过多井钻探证实地质勘探的新发现。 在四川乐山,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钻探的金石103HF探井每日产出286万立方米页岩气。 后续的多井钻探证实,该探井可开采资源量达到3878亿立方米,而整个页岩层的资源量估计高达10,000亿立方米。
通过多井钻探证实,四川发现3878亿立方米页岩气储量,金石103井突破的产层段资源量达3878亿立方米。整个页岩层段资源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,这是我国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取得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。
页岩气储量是通过多井钻探发现并证实的,是地质勘探的新发现。四川发现了3878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储量,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。
页岩气生产一般不使用排水管,生产制造时间长,一般为30-50年。勘探开发成功率高,工业生产经济效益高。中国页岩气网络资源发展潜力巨大。中国页岩气能源开采资源储存量基本可能为31万亿立方米,与基础天然气相比,略低于浅层油气地质环境资源储存量约38万亿立方米。
年10月,四川省发现了3878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储量,这意味着我国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的能力提高了很多。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十月份,在四川盆地发现了高产稳产工业气流,日产天然气286万m,证实资源量约为3878亿m,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取得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。
总结了我国页岩气地质特点
1、中国的页岩气地质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: 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在中国分布广泛,涵盖了从下古生界到新生界的10个不同的地层系,形成了多个含气的页岩层段。 寒武系、奥陶系、志留系和泥盆系主要发育海相页岩。
2、海相页岩多为厚层状,分布广泛且稳定,可夹海相砂质岩、碳酸盐岩等;海陆过渡相页岩分布范围广,相对稳定的富有机质页岩常与砂岩、煤层等其他岩性频繁互层;陆相页岩主要表现为巨厚的泥岩层系,泥页岩与砂质薄层韵律发育,累计厚度大、平面分布局限,侧向变化快。
3、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具有独特的特点,通常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、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。页岩气发育具有广泛的地质意义,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盆地中,但由于埋藏深度、含气饱和度等差异,其工业价值各不相同。开采特点:与常规天然气相比,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。
4、该区复杂的地质背景形成了特色明显的页岩气富集特点,其中海相页岩普遍具有有机碳含量高、热演化程度高、构造复杂等特征。从川南的宽缓背向斜到川东的隔档式构造,再到渝东鄂西的隔槽式构造及穹窿构造区,构造形式复杂,保存条件多样,页岩气富集的多种模式同时具备,目前已发现页岩气。